菜单栏
首页» 招生教学» 学术型博士» 教务信息

2014级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蒋楚麟答辩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5-26   浏览量:
  



博士生姓名:蒋楚麟


年级专业:2014级公共管理专业


导师姓名:王振耀教授


答辩时间:2022年5月26日19:30


答辩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105294006  密码:0526


论文题目:绿色转型背景下失业群体的抗逆力研究——以河北Y镇为案例


  介:

本研究以昔日水泥重镇——河北省HLY镇为案例,探究经济结构转型和环境治理大背景下,Y镇在去除逾万人口赖以为计的水泥支柱产业后,失业农村群体对困境的适应及应对过程。本文是一项基于长期追踪式田野调查的质性研究。2015年至2021年期间,研究者采用深度质性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方法,重点追踪Y镇所辖4个村庄、10位失业个体及其家庭成员,在环境规制实施以及绿色转型不同阶段的应对过程。本研究旨在通过:1)真实的时空环境下,对绿色失业群体在不同层面与各保护因子的交互进行长期关注,和2)将绿色失业群体置于一个压缩的社会生态系统内(“绿色转型多元交流会”)的近距离观察,探究他们的抗逆过程、结果和抗逆力生成机制,探索提升绿色失业群体抗逆力的策略。

本研究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融入生态抗逆力框架,提出绿色失业群体的“社会生态抗逆力”概念和函数表达式,并揭示了其生成机制。即:在群体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内,关注他们依赖于自身优劣势资源(作为个体特质)与环境互动关系(P-E)、环境所存在的意义系统(M)和产生的机会结构(O)三者在某个时间周期内的彼此交互,以此发现系统内社会生态抗逆力的生成机制。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社会生态抗逆力产生的三种机制,共同影响了绿色失业群体的适应结果。绿色失业群体的适应结果水平高低,取决于三个层面对个体提供的可及可用资源的匹配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适应不良而衰退模式(A模式)——低水平适应模式(B模式)——适应模式(C模式)——抗逆后转换模式(D模式)。基于研究发现相应开展的绿色转型多元交流会,研究提出通过加强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层际之间的互动,增强抗逆过程中机会结构和意义系统,改善绿色失业群体所处社会生态环境,特别是发挥的近端保护和外部支持作用,从而提升绿色失业群体的抗逆力政策建议包括:在微观层面注重个体拥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禀赋,同时注重以家庭为单位的能力培养;中观层面村庄应借鉴“强”村的经验,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培养社区能人结合本地文化习俗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群体活动组织动员村民共同参与村庄治理,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社区发展和治理,激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企业与社区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宏观层面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通探索机制和渠道,建立相应社会保障配套的兜底政策措施,转型过程中利益受损的绿色失业群体提供必要的、有效的资源保障。通过积极的媒体宣传、报道,为绿色失业群体提供理解、关爱、尊重等,从而增强个体的主观体验支持,为他们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将文化作为一项增强抗逆力的资产,通过提供社会文化支持活动,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生态系统,增强社区和文化凝聚力的积极作用。

 

答辩组成员:

陈阿江,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主席)

孟宪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

王晓华,北京师范大学冠军论坛白菜大全cmp,教授,博导

贾文娟,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博导

郑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导


答辩秘书:张冰怡(北京师范大学冠军论坛白菜大全cmp硕士生)